世界盃過後,就快到書展了,上星期應貿發局「文化 7 月」邀請,到大會堂圖書館跟家長們分享,話題大都圍繞早前出版的新書中的教養點滴。

(有興趣的話,可在書展時到天窗的攤位看看,書名: 《跟孩子說 OK–釋放孩子的 99 種可能性》)在講座中分享了不少與雪雪的相處點滴,亦談到如何鼓勵孩子閱讀 (How to raise a reader?)。但總的來說,其實也只有一點,就是我們自己要先愛上閱讀 (Be a reader!)。

有家長問道:「與小朋友有睡前小故事時間,本是一件好事,但他硬要講完又講,講完 3 個又要講多 5 個故事,次次最尾就鬧得不愉快,搞到臨瞓前都要哭鬧收場。可以點算?」首先,很想肯定那位媽媽,她一定是位說故事能手,故事講得動聽,不然孩子怎會欲罷不能呢?又,孩子這樣表達,未必真的要我們再講多 3、5 個故事,心底內可能只不過想說,除了睡前小故事那一段親子時光,他想要更多的陪伴。


「佛系」閱讀法?


話說回來,我們經常在跟孩子說故事時,都帶著預設期望,期望孩子以我們的方式、我們的速度、我們的角度聽和看故事。時下流行說「佛系」,其實放下預設框架,讓孩子自由自在地用自己的方法閱讀,時候到了,他們自然找到有趣的「閱讀」模式。能夠讓孩子自己發掘到有趣的看故事方式,他自然會愛上閱讀。

撫心自問,很多時因為我們放不下各種「預設」框框,就變相破壞了孩子的興趣。每次打開故事書,想跟孩子說故事時,總會覺得故事一定要講完為止。如果中間孩子打岔了,問了一些我們覺得跟情節沒有關係的問題、不順序地揭到三、五版之後,甚至反轉書本來看,通常我們都會叫孩子要「專心聽」,然後繼續說下去。若孩子還要再追問下去或堅持睇其他頁,我們就會開始缺乏耐性,吩咐孩子要「好好聽完我講既故仔先」。但其實,孩子作出以上的反應和行動 –「提問」、「揭頁」、「從不同角度看」,這些全都是正常不過的小孩子視角,以及小小年紀時應有的「閱讀」模式而已。

其實,有沒有說完一個故事,對孩子重要嗎?孩子能在故事中有另外的觀察,不是應該更值得家長高興嗎?孩子能在看故事書時有提問,不正正代表他有用心聽、有進行思考,因此才有提問嗎? 不少報章指,未來AI將會取代很多不同工種,我們常說希望培養孩子將來能成為有創意、具創造力的人,哪我們有沒有好好保護他們這些本來擁有的特質?我們到底為什麼要堅持由頭到尾說一遍故事,到底說故事是為滿足自己的表演慾、滿足這個 Task 的要求,還是滿足孩子對故事中不同細節的好奇?

當然,有時家長希望能完成故事,是因為希望能教會孩子,做人做事要有始有終,那麼我們就不妨嘗試讓孩子反客為主,由聽故事的人,轉化成說故事的人。下次再在這裡跟大家分享,如何讓孩子主導創造故事,那麼日後的睡前小故事時間,聽眾與講古佬的角色身份可以對掉,媽媽的煩惱也可以省掉。

下星期的書展,不妨放下框框,跟孩子一同把故事書變得更有趣味的!